close
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cnyes.com/dspnewsS.asp?rno=3&fi=\NEWSBASE\20070904\
WEB1012&vi=33873&sdt=20070709&edt=20070907&top=44&
date=20070904&time=17:59:59&cls=murmur

鉅亨看世界-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
鉅亨網/9月4日
2007 / 09 / 04 星期二 17:59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
《A Year Without 'Made in China'》 (沒有「中國製造」的一年) 一書作者Sara Bongiorni,是位生活在美國 Louisiana州的記者。她以科學調查精神,讓她的家庭進行實驗-嘗試在沒有「中國製造」產品的狀態下生活 1年。

Bongiorni 說,之所以進行這樣的實驗,並非出於任何排華情緒、意識形態問題或政治傾向。她在過去10年來撰寫國際貿易新聞,但始終不覺得,動輒數十億的貿易逆差與自己有什麼關係,但在她和家人的 1年實驗後,她把經歷撰寫成書。

另一位在 Louisiana州報紙發表文章的人士,大聲疾呼「聖誕老人已經去紅色中國採購」。的確,美國對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讓美國人感到憂慮;在華府,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和業務外包,已經成了重要的政治議題,也會是2008年美國大選的主要政見論點。

今年夏季,美國人的心情被食品和產品的安全問題攪得焦躁不安—貓狗因食用了被污染的寵物飼料而中毒、牙膏被查出含有乙二醇、玩具使用含鉛油漆,危險產品被緊急回收。

這些事件影響了中美間的貿易關係。在美國禁止進口中國的養殖水產品,認為其含有在美國被禁用的抗菌劑之後,中國也不甘示弱,發現美國生產的雞肉有問題。

不過,Bongiorni 家庭沒有「中國製造」的 1年,主要針對的是製造產品,而非進口魚蝦。從2005新年到2006新年間,Bongiorni 和她的丈夫、三個孩子,將完全不使用「中國製造」的塑膠、金屬、木製品等產品。

Bongiorni 希望讓這次嘗試充滿趣味性,她的鄰居也預言,在她的實驗生活當中,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。但是閱讀厚厚的說明書並不有趣,而他們發現,想要找到 1個非中國製造的印表機墨水匣、充氣游泳池或者 1條錶帶,幾乎是不可能的事。

雖然這本書能讓人聯想到很多議題,諸如中國產品席捲美國如何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危機,或全球貿易經濟如何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之類的,但這本書中並沒有討論到類似的嚴肅層面。

當 Bongiorni家的實驗結束,她和她的丈夫對這 1年做了回顧。她在書中寫道,沒有「中國製造」的 1年,生活幾乎是在與家人的爭吵中度過。東西壞了不能自己修,因為零件是中國製造的;孩子對丹麥生產的樂高玩具終於厭倦,因為其他玩具都是中國製造的;丈夫不能買下看中的耶誕禮物,因為那是中國製造的……

在他們花了一整年嘗試,要多大的代價和多久的時間才能夠完全放棄「中國製造」的產品後,他們的兒子快樂地迎接2006年的到來,因為終於可以買中國製造的玩具了!他們將重新接納中國製造的產品進入他們的生活,但同時,他們也間接學會重新思考,在購物時三思而後行。

雖然 Bongiorni的結語明白說了,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,你的日子會變得很難過,但身為美國人,她的論點難免偏向美國。

她在書中提到,中國正在「向美國推進」,把中國在19世紀承受過的事情全數奉還,而美國還傻傻地沒有感覺到。她提到中國大規模的軍備建設,並稱,用「難以理解」來形容這個政府並不過份。

而她書中的內容,想當然引起了中國記者的廣泛興趣,並亟欲利用她書中的論點,來支持他們自己的的愛國情操-想在沒有中國貨的環境中生活,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幸福。

但話說回來,在全球貨物相互流通的經濟架構下,哪個國家的人能免於購買外國的商品?在這歐洲人搶購台灣製造、中國組裝、美國出口的iPhone,美國人穿著中國製造的義大利名牌,台灣人吃著美國加州李,中國人坐著美國Boeing飛機出國旅行的時代,要刻意釐清真的很困難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nahclin 的頭像
    jonahclin

    Jonah C. Lin

    jonahc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