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和我的看法很像,
任何金融商品只有適合不適合,沒有好或不好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: siriue (siriue) 看板: CFP
標題: Re: [問題] 今天買了保險型基金...
時間: Wed Apr 18 14:04:19 2007

※ 引述《stilu (stilu)》之銘言:
: 其實這是我和我朋友買的,我非常信任他,所以事前完全沒功課,不過上來這個版看了之
: 後,似乎很多人都不推保險型基金,所以我在考慮要不要退,因為是今天(算昨天吧)才
: 簽名的,如果我要退,需付違約金或什麼錢嗎?或是我有幾天的時間可以考慮退而不需付
: 任何錢?

把流程跑完,拿到保單後有十天的契約撤銷權。
公司會返還所有金額給你。

: 我爬了一下文,發現保險型基金是要放久才會賺,但如果我把錢都拿去買基金,20年後,
: 賺的錢會比保險型基金多嗎?如果不會,那保險型基金唯一的好處不就是有多個保險,這
: 樣如果我把錢分兩份,一部分買基金,一部分買保險,這樣會比保險型基金划算嗎?如果
: 答案都是肯定的,那保險型基金還有什麼優點?
: 謝謝回答^^~~

請記住:

『全世界任何產品,只有合適不合適,沒有絕對好壞。』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在物品品質本身沒有瑕疵情況下,
只要當時你知道自己買了什麼,
也確實需要,那就不需要管別人說什麼。

所以,做功課當然很重要。

但是,如果自己都懂,
那業務員的作用是什麼?

請水電工幫我修水管,
用了兩天我不滿意,
發現水管裝置的不理想,
水管品質不好,
是誰的責任重大?

如果水電工丟一句話:『自己做功課』
消費者肯定氣惱又無奈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大部分的人都傾向一面倒,
深覺被欺騙去買投資型商品。

這話題已經談的夠多了,
拙見認為,會覺得被欺騙的消費者,
應該是遇到不專業或不誠實的業務員,

因為,商品本身不是壞的東西,
而是說明的人搞糟了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投資型商品雖然是"定期險+基金投資"的一種組合,
但全然不能只拿傳統保險去比,
也不能拿單純基金去比。

如果定期壽險是橘子,基金投資是西瓜,
你說"橘子+西瓜"是什麼?
橘子西瓜汁?!

保險的功能就是保障,
基金的功能就是投資。

保障的意義好比保險公司幫你開了一個帳戶,
承保當下就預先存了400萬給你,
爾後你所繳納的任何費用,好比你借了錢必須分期付款一樣。
只是好處在於,跟銀行借錢,身故之後要償還所借貸的本利;
但是保險公司幫你預先提存的錢卻會一次給你。

為甚麼這麼好?
因為你拿自己的生命當擔保品。
那你的生命值多少錢?
無價。

因此保險公司其實不吃虧,
畢竟它是集合眾人的力量,去完成這件使命。

所以『保險』本身就是一種儲蓄,
只是這種儲蓄是可以在短時間,之內累積金額的,
跟自己一毛一毛存起來的意義,完全不同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基金就是投資,
投資的目的是什麼?當然是獲利。

這就屬於自己一毛一毛存起來的情況,
你存了100萬在某個戶頭,身故之後就是留下100萬給家人。
對於人身方面的風險就是,
萬一你沒有存到很漂亮的金額,人就先走了,
家人就會面對較糟糕的的經濟困境。

但問題是,人可以活多久?
天曉得而已。

所以到底要偏重保障還是投資,
就完全看自己的想法而定了。

簡單說就是,
如果你的收入豐厚,也早已經累積了不少資產,
其實根本就不需要保險了。

這時候當然偏重投資即可。

如果是屬於收入普通的一般人,
擔心自己沒存夠錢,家人沒保障,
那你當然就需要保險替你"立刻存一筆錢"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回到投資型商品,是不是兼有上述的兩種功能?
當然是。

只是很多業務人員都會吹噓基金報酬率多好,
每年最低都幾9%..12%(我相信可能做到,但沒有天天過年的事情),
卻完全沒有誠實告訴客戶,
這種商品需要透過"長期"才能有效達到某種程度的績效。

所謂長期,可能是20年,也可能是15年,或者10年,
業務人員有誠實告知你的準客戶嗎?

如果業務人員誠實告知了遊戲規則,
消費者本身也能夠接受,
又何來欺騙之有?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目前投資型商品初步的定位目前有兩類:
第一是退休理財
第二是遺產稅規劃

遺產稅規劃這部份就不提了,
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針對退休而言,
由於存退休金這回事沒有機會重來,
所以絕對需要一個可以提供穩定而且合理報酬率的工具,
替自己把錢變大。

至於風險呢?
這就是保險公司和銀行最大不同點。

站在專業的投資角度來看,
為了降低風險,
我們必須透過大量的分散投資,以及適當的資產配置,
才能獲得某種風險之下的穩健報酬。

然而,
一般而言,基金一檔要3000~5000,
想分散投資,投資人本身應該投資幾檔才好?
1檔夠嗎?
2檔夠嗎?

假設3~4檔足夠分散風險,
(如果考慮到金額大小,事實上3~4檔不見得夠用)
以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來看,
一個月需要新台幣9000~12000元來建構這樣的投資組合。

站在存退休金的立場來看,
有誰可以一個月存9000~12000元,
一年花10萬~14萬(以月收入3萬的上班族而言,相當於4個月的薪水)
連續存20~30年,來完成退休夢想?

如果每個月要用這麼高的預算存退休金,
搞不好都餓死了,哪還能活到60歲去領我的退休金?

這時候投資型商品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工具。

因為一個月只需要2000~3000元,
就可以投資到數十檔基金上,
分散風險的效益顯然高於單純投資基金。

這裡不討論風險分散也把報酬分散的問題,
因為真正的專業的理財人員,
本來就要盡可能做到"降低投資組合風險情況下,盡量維持某個水準的報酬率"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因此,投資型商品跟銀行基金怎麼比?
拙見認為,沒什麼好比的。

銀行基金適合短期理財,
因為他費用低,也不需要扣除保險費用,
只要報酬率合理,很容易就回本,甚至獲利。

而除非你所擁有的錢夠多,
否則要利用自己買基金去存退休金真的有困難。

除了上述說的,那是風險卡在預算問題之外,
另一個問題是"人性"。
因為你買基金就是為了獲利,
獲利之後你肯定是贖回的。

只要你一贖回,落袋為安了,
難免會想花這些錢,
而如果當初你設定這些基金投資是為了"退休",
又何以在投資一兩年,賺了一點錢,就拿去買車買房?
那退休金要怎麼累積??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而投資型商品不適合短期理財,
因為前置成本很高,絕不可能在1~2年之內回本
(當然,透過某些"技術"去規避費用,或某些特定商品,也是可以做到)

但如果站在"為自己存退休金"的角度來看,
目前市面上的工具,還真的很少有像投資型商品這麼棒的工具。

當然,再次強調,
天底下沒有絕對好或壞的商品。

另一個重要的觀念是,
誰說買基金跟買投資型商品會衝突?

如果買基金是你賺個一兩年就想回收的,
是因為你看好綠色能源所以投資,
是因為你預期石油上漲所以投資相關基金,
這畢竟不可能連續投資20年以上,
所以你盡可放心投資,
獲利之後就贖回,愛買什麼就買什麼。

但你所有的資產中,當然也要切割另一個區塊存自己的退休金,
而且是不要花費太多力氣,太高預算,
就可以存的一筆小錢。

簡單說就是,股票ˋ基金ˋREIT'sˋ外幣定存ˋ連動債ˋ房地產..
所有金融世界的產物你都可以投資,
只是有些適合短期,
有些適合當作穩定被動收入,
有些適合投機。

而如果你把投資型商品定位在自己退休要用,
你需要在意的,
應該是『這個商品要如何幫你達成60歲擁有XXX萬的目標』,
而不是一兩年內要回本的目標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在於,
不希望再有人被不誠實或不專業的業務員遊說,
然後又對投資型商品深惡痛絕。

在下筆拙,不認為後悔的網友會是原po最後一個,
但希望大家不需要對合法的金融工具感到排斥。

期貨ˋ選擇權風險之高,
輸家的數量恐怕是贏的人好幾百倍,甚至更高,
但何以期權的交易量還是每日好幾百億?
而那些輸家又何以樂此不疲?

如果有人習慣當短線短出的投機客,
嫌棄投資型商品獲利太慢,
也許20年之後,原本緩步爬行的毛毛蟲已經變成蝴蝶,
而當初沒有預留翅膀的蝴蝶,只好退回當毛毛蟲。

誰說蝴蝶不會有折翼的時候?
誠如離婚率之所以高,
是因為
『娶(嫁)回家之前是美女(紳士);娶(嫁)回家之後是野獸』
這不也是風險之所在?^__^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只要是合法的金融工具,
一定都有其最初產生的意義與目的。

當大家深入了解之後,
自然不會感到畏懼或者排斥。

還有,不要再把基金跟投資型商品拿去比了,
成天問水果攤老闆橘子跟西瓜誰比較好吃,
老闆也是會瘋掉的。

以上長篇廢話,
希望有對原po或者有疑問的版友們,
提供一點參考~

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220.131.117.134
[1;37m推 [33msheng307[m[33m:好文 推一個 [m 04/18 14:14
[1;31m→ [33mkuoyu[m[33m:為什麼不講「投資型保單」而用「投資型商品」? [m 04/18 14:21
[1;37m推 [33mt288850[m[33m:說得好 [m 04/18 14:33
[1;37m推 [33msiriue[m[33m:為甚麼不說『水電技師』要說『水電工』?有差別嗎?^__^ [m 04/18 14:35
[1;37m推 [33maquarian[m[33m:我發現做這一行的都能言善道 乍看之下頗言之有理的呢 [m 04/18 14:39
[1;37m推 [33maquarian[m[33m:"水電工"不必然一定是"水電技師" 而同樣的 [m 04/18 14:43
[1;31m→ [33maquarian[m[33m:"投資型商品" 不一定是 "投資型保單" [m 04/18 14:44
[1;37m推 [33msiriue[m[33m:那就請樓上的專家告訴我們這兩者的差異吧~^_^請指教~ [m 04/18 15:08
[1;37m推 [33maquarian[m[33m:"水電工"一定是"水電技師"嗎? 聰明如你 應該知道其差異 [m 04/18 15:14
[1;37m推 [33mwinth[m[33m:投資型保單=保單,投資型商品,舉凡基金、股票、外匯等都算 [m 04/18 17:05
[1;31m→ [33mwinth[m[33m:不懂這麼直觀的字眼,還會搞錯?投資型保單是投資型商品的一 [m 04/18 17:05
[1;31m→ [33mwinth[m[33m:種,但你能說,投資型商品就是投資型保單嗎? [m 04/18 17:06
[1;31m→ [33mwinth[m[33m:保單裡的基金獲利是可以領回的,一旦領回不也無法累積退休金 [m 04/18 17:08
[1;31m→ [33mwinth[m[33m:沒道理同樣的東西,跟銀行買,贖回了會花掉,用保單買,贖回 [m 04/18 17:08
[1;31m→ [33mwinth[m[33m:就不會花掉;會不會花掉是看個人,跟你怎麼買沒有絕對關係! [m 04/18 17:09
[1;37m推 [33msiriue[m[33m:會有人覺得,我不是在講投資型保單嗎?^__^ [m 04/18 17:51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nahclin 的頭像
    jonahclin

    Jonah C. Lin

    jonahc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